2017xmfndbg 广州市海珠区社会组织信息公示平台
广州市海珠区天行健社会服务发展中心
2017年度年度报告

发布时间:2018年4月25日

单位名称:广州市海珠区天行健社会服务发展中心

登记证号:040046

成立时间:2015-05-13

性 质:民办非企业

本年度开展公益活动情况
项目名称 参加人次 时间 社会效益
华洲街“营造和谐计生,促进家庭幸福”项目 5805 2017年4月-2018年3月 项目过开展宣传倡导、知识讲座、小组活动、入户访视等方式,弘扬中华民族重视家庭、夫妻和睦、尊老爱幼、邻里互助等传统美德,推动男女平等、优生优育优教等文明理念深入人心,进一步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和家庭幸福指数。
“童心童力,快乐成长” ——困境儿童能力提升项目 284 2017年10月-12月 透过有针对性的辅导方案或服务,根据具体情况,协助他们掌握自我认同的方法,提升自我认同的能力,学会更好地与人沟通,提升社会参与能力
“巾帼有能,姐妹同行” 社会助力困境妇女发展计划 2384 2017年4月-12月 项目在广州市海珠区发掘有需要的困境妇女,提供一次性帮扶资金,并提供一系列培训和辅导,同时搭建“互联网+姐妹同行乐助”创业平台,为销售困境家庭妇女的作品,增加家庭收入渠道,增加生活资源,改善其生活,缓解生活压力提供一个可持续发展平台,成功让妇女实现就业创业。2017年,项目增加了困境妇女居家改造计划,为有需要的困境妇女,提供房屋改造,旧墙翻新。
官洲街“新市民城市健康行”项目 694 2017年4月-2018年3月 项目以“关注流动人员健康,人人参与共建共享”为主题,主要服务官洲街道内的流动人员和留守儿童。在流动人员方面,通过一系列的社区健康巡讲活动、职业病防护知识讲座、科学育儿知识讲座、派发健康知识和政策宣传小册子等方式,以提高流动人员及其家庭对身体健康及职业病防护的认知,提升计生服务认知度,引导流动人员及其家庭树立科学健康观念,增强健康意识,培养健康素养,促进流动人员及其家庭提升“优教”意识,改善亲子关系;在留守儿童方面,通过带领留守儿童参观博物馆、出游学习自我保护知识、自我保护体验式培训活动、邮寄大礼包、多米诺骨牌亲子体验活动等形式,动员社区资源,使留守儿童更加了解自己生活的环境和资源,让自己的生活更丰富、更自在,并且在活动的过程中提升农村留守儿童自我保护的意识,减少留守儿童遭遇意外伤害的机会,增强留守儿童抵御意外伤害的能力。
“阳光妈妈”官洲街单亲妈妈家庭建设计划 213 2017年6月-12月 1、服务全覆盖,了解服务意愿。综合各居委提供的单亲妈妈名单,官洲街道内共有108名单亲妈妈,通过本年的服务推进,实现了服务对象全覆盖,能够较为广泛地向单亲家庭介绍和宣传了项目及其服务,有效地提升了项目的知晓度。 2、与部分单亲妈妈建立了初步的联系,成功推动他们走出家庭,参与项目的服务。 在项目的第一年,已成功推动了14名单亲妈妈先后接受了亲子沟通体验活动、育儿沟通工作坊、园艺兴趣小组等,为来年社工与妇联等力量开展单亲妈妈工作奠定了基础。 3、通过服务,扩宽了单亲妈妈的社会支持网络,增加了其资源的获得 项目推进中,社工发挥资源链接的能力,为单亲妈妈链接各类资源,增加了服务对象的支持资源,在增加资源的同时,能够提高社会对单亲妈妈群体的关注。
南洲街“温馨港湾”流动妇女支持计划 400 2017年6月-12月 1、抓住南洲街流动妇女的需求,成立了巾帼会,有效地成立流动妇女交流的平台。 2、流动妇女提升了对辖区资源的了解,有效促进流动妇女从家里走出来。
“家有能·共前行”新港街家庭志愿队建设计划 300 2017年6月-12月 1、成功建立新港街“薪火”家庭亲子志愿队伍,有效推动妇女参与社区事务 项目经过接近半年的推进,推进时间虽短,已成功招募到21个家庭加入到新港街“薪火”家庭亲子志愿者队,均是母亲与孩子共同加入志愿者队伍。这样一来,除了能够成功建立起“薪火”家庭亲子志愿队,实现志愿队伍的建立外,主要由母亲与孩子参与,能够有效地推动妇女参与到社区事务中,完成项目的第一年规划,为项目未来两年的开展奠定了基础。2、通过参加亲子互动服务,服务对象亲子明白了陪伴沟通的重要性 在项目的前期调研中发现,服务对象更为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针对亲子互动的现状,社工设计了提升亲子互动的服务,如亲子马拉松、亲子沟通工作坊,以轻松的方式,希望能够提升亲子沟通的能力。通过服务发现,70%的父母能够写出陪伴沟通的好处,70%的家长写出亲子沟通的有效方法。由此可见,在参加新港街妇女之家的服务后,在亲子沟通能力方面家长从意识和知识层面都得到提升,更加明白陪伴沟通的重要性。
“乐善安儿,婴童计划” 1000 2017-11-01 “乐善安儿,婴童计划”是在海珠儿童公园亲子间基础上的拓展,通过面向有需要的育龄妇女、儿童及其家庭提供舒适的哺乳环境、提升妇女自我照护能力、增加父亲参与机会、亲子沟通、儿童兴趣培养等社会服务,以期实现妇女增能、儿童发展、家庭和谐发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