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绿美海珠响当当(一)“河小青”志愿服务再添荣誉。2024年度开展巡河护河活动超280场,累计参与志愿者超5960人次,累计服务时数近1.6万小时,“青春巡河记” 河小青城中村护河行动荣获2024 年 “益苗计划” 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专项示范项目以及第七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铜奖。(二)“林小青”志愿宣讲员出道。开展海珠区“林小青”古树保护志愿宣讲员培训班,培养一批传播古树保护、生态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红领巾志愿者,传播古树保护知识。其中3名宣讲员参加了第二届海珠区红领巾宣讲员大赛决赛,郝芷晴获得绿美赛道第一名,董思琳获得应急赛道第二名,陈镜淳获得探寻小街故事赛道第三名。
二、展会服务新体验(一)广交会与文旅推广双结合。开展第135和第136届广交会志愿服务,联动30所在穗高校优中选优遴选青年志愿者6000人,累计进高校开展服务培训101场。每届广交会以4个“新时代驿站”为志愿者大本营,均是具有活力和文旅特色设计,并设置文旅景点以及本土动漫IP的明信片盖章打卡,了解海珠的青春活力、文化底蕴和独特魅力,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二)参与首届电影博览会志愿服务。组织150名爱好电影、热衷志愿服务、能力优秀的青年志愿者,参与活动现场的接送保障、语言翻译、咨询指引等志愿服务,累计326人次志愿者上岗服务,总服务时长超过2600小时。(三)助力农交会志愿服务开展。联合广东财经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学校组建560人的第二十一届农交会青年志愿服务队,提供会务支持、信息咨询、场内外指引、嘉宾接待、信息登记及安保巡馆等服务工作,上岗人次达632人次,累计服务时长5056小时。三、长者服务出新招。“慢时光”长者关怀计划,联合学校和企业团队,发动3000名志愿者通过日常探访、节日共庆主题等探访活动,服务长者超过1090人次,服务时数累计超过9000小时。推出新品牌子项目——“金秋青陪伴”志愿服务行动。2024年重阳节前后,为区内60名60岁以上的长者免费拍摄艺术照。四、维系服务大拓展(一)高校维系。开展海珠文旅“声动小蛮腰 唱游海珠岛”歌王争霸赛以及广州国际灯光节志愿服务,共组织海珠区9所高校4400名青年志愿者参与。(二)骨干维系。为做好骨干能力提升以及维系工作,联合广州市团校组织50余名海珠区志愿服务骨干开展第10期广州市志愿服务岗位能力(骨干级)培训班(海珠区专场)。在万达影城(海珠广百新一城店)开展礼遇优秀青年志愿者观影活动,130名海珠区优秀青少年志愿者齐聚一堂,共同观看暑期档最高分国产影片《落凡尘》。五、2025年的工作计划(一)加强志愿者骨干管理及提升。着重培育志愿者骨干,培训对象为志愿者领队、骨干志愿者,主要培训内容是志愿服务活动的策划与组织、志愿服务项目的运行与宣传、志愿者团建活动、服务组织与执行、服务领导能力及服务改善能力等。(二)提升志愿者社群管理能力。整合海珠区志愿者社群,确定社群管理员团队的组织架构、岗位工作职责以及如何管理和运营社群等内容,做好志愿者社群运营维系管理工作、志愿者社群活动策划与执行。(三)持续打造志愿服务项目品牌。1.展会志愿服务。联动高校专业服务团队,共同打造海珠区展会志愿服务体系。加强志愿者选拔与培训工作,提升志愿者展示形象,打造高素质的展会展会服务队伍。2.绿美海珠生态志愿服务。联动海珠区水务局、海珠区河长办、海珠区住建局、林长办深化开展海珠区河小青和林小青志愿服务,打造具有绿美海珠特色的生态志愿服务,动员广大团员青年志愿者充分发挥青春力量,推进海珠区生态文明建设。3.慢时光长者关怀计划。贴合长者需求,切实为长者办实事;拓展服务长者数量;创新探访方式,发动地区中小学志愿家庭、社区志愿服务队伍、团员青年参与探访服务,引导社会关爱独居长者群体;提升社区为老志愿服务队服务的专业性和规范性。4.海珠“应急侠”志愿服务。携手区内18个街道落地,成立海珠“应急侠”志愿服务队,大力发挥18个街道的“应急侠”志愿服务队的作用,依托社区应急站的阵地,全覆盖开展社区应急安全宣传系列活动。2024年度业务活动情况和2025年度工作计划(包括群团工作情况,限1700字): 字数限制在400到1700字之间。字数包含中文、英文、数字、标点符号等所有内容,且不能带空格键。若字数超出无法储存的,建议适当的删减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