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硬核担当,聚焦疫情防控工作
(一)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应急志愿服务
在“0311”“0708”“1022”海珠区本土疫情发生以来,号召全区青年志愿者有序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共招募超过5万人次志愿者支援协助全员核酸检测、卡口服务、后方流调、应急支援、爱心送药、转运扫码等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累计志愿服务时数近30万小时。
(二)有序开展疫情防控常态化志愿服务
深入发动维系社区志愿者,有序开展“瑞宝街道疫苗点”“龙凤街道疫苗点”等常态化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开展志愿服务团队成立仪式、表彰活动3场,重点维系社区骨干50余人。
(三)组建志愿服务突击队并开展专业培训
1.企业疫情防控应急储备队
号召区内企业、社会组织组织员工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在团市委、团区委的共同指导下,发动市、区两级青年委员,组建由唯品会、中建五局、中建三局、团属组织等45支企业疫情防控应急志备队,为疫情防控重点地区输送青年志愿者。
2.核酸采样志愿服务队
2022年11月,根据政府中心工作要求,以街道为单位招募组建核酸采样志愿服务队,累计储备志愿者人数467人,开展核酸采样线上培训2场,线下培训3场,培训合格发证志愿者64人,上岗服务人数超500人次。志愿者就近服务社区核酸采样,实现社区疫情防控专业服务新项目的落地。
二、立足服务,打造“海珠公益品牌”
(一)深化社区为老服务,开展海珠区“慢时光”长者关怀计划项目。一是常态化开展海珠区慢时光长者关怀计划日常探访活动;二是开展节日庆祝、微心愿、居家用电安全检查等8场主题活动;三是从独居长者实际需求出发,开展关心关爱活动;四是帮助关爱疫情防控期间独居长者,组织志愿者每周通过电话或视频聊天的方式联系长者,了解长者精神状态,摸查疫情防控期间长者需求。
(二)积极推动青年社区志愿服务。推进“共创美好社区”——青年志愿者服务社区行动试点工作项目(海珠区“青春瑞宝”青年社区志愿服务项目)。2022年项目已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超过292场,其中疫情防控志愿服务超过250场,志愿伴读绘本阅读故事会11场,“友伴同行”培育计划12场,慢时光长者关怀计划3场,试点项目宣传、青年维系、团队凝聚活动其他活动16余场,总服务时数超过2万小时。
(三)聚焦生态环境保护,推动海珠生态公益发展。一是开展“植树+公益”活动。3月联合多个单位在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开展“同植公益林,共筑青春梦”公益植树活动,共300多名社会爱心人士认捐种植66棵新树苗,传播公益植树行动理念。二是开展海珠区“河小青”志愿服务行动,推进海珠区生态文明建设。依托志愿驿站打造治水服务阵地。
三、惠民便民,坚持开展公共文明服务
承接海珠区图书馆志愿服务、地铁博物馆志愿服务等公共文明志愿服务,为广大市民、游客提供路线指引、秩序维持、主题活动协助等服务。
四、2023年工作计划
(一)搭建志愿者培训体系。对志愿者进行分层分类管理,完善志愿者培训体系,建设分层次、多元化的培训体系。一是新志愿者培训,主要为基础培训,提升新志愿者的基本素养,帮助新志愿者了解和掌握志愿服务的常识及基本要求。二是专项能力提升培训,主要是志愿者服务能力和技巧的培训。
(二)打造多元志愿服务平台
常态化开展志愿驿站、海珠区图书馆、广州市文化馆、广州塔潮墟志愿服务、志愿在康园等常态化项目,为广大市民提供场地指引、文明倡导、秩序维持等服务,营造全民志愿服务良好氛围。为中小学生志愿者提供参与渠道开展“志愿一夏”暑期志愿服务行动,联动“大参林”“钟薛高”等爱心企业开展“志愿小药师”、“夏日送清凉”爱心主题活动,发布中小学生的志愿服务岗位,拓宽参与渠道。
(三)打造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品牌
坚持开展广交会志愿服务工作,为广交会提供语言翻译、秩序维持、信息咨询等服务;坚持开展“福袋传城”行动,发动企业、学校、社会个人参与公益众筹,发动爱心企业、街道团工委、社工站承办“福袋传城”分会场活动,创新行动方式,关爱弱势群体,扩大项目影响力。围绕党政中心工作,大力开展为老志愿服务工作。贴合长者需求,切实为长者办实事。2022年度业务活动情况和2023年度工作计划: 字数限制在1000到1700字之间。字数包含中文、英文、数字、标点符号等所有内容,且不能带空格键。若字数超出无法储存的,建议适当的删减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