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业务活动总体情况:
一、坚持党建引领慈善,加强慈善向心力
一是规范日常党务。二是加强党建学习。经常性组织支部党员通过学习强国APP、党建微信群等平台跟进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党员应知应会知识。三是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结合党建主题,开展主题活动10多次。四是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二、健全完善内部治理机制,凝聚慈善影响力
召开区慈善会第六届第一次会员大会暨换届大会,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充分发挥区慈善会会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枢纽作用。优化秘书处职能,细化完善多项工作管理制度。
三、创新公益捐赠方式,提升慈善捐赠力
发挥区慈善会作为海珠区接收社会捐赠的主渠道和主力军作用,广泛筹集慈善资金。截止2019年12月31日,共接收善款2403.19万元。慈善活动亮点纷呈。慈善社工志愿融合发展。组建一支区慈善会志愿服务队,依托慈善标志打造辖区多个志愿服务地标。推动成立5个社区慈善基金。
四、聚焦群众关切,提高慈善服务力
围绕“三个聚焦”,大力开展与民生密切相关的慈善项目,提供精准务实的慈善服务。一是实施区慈善医疗和应急救助、一次性慈善资助等多个慈善惠民项目。二是链接职能部门及爱心企业资源,依托慈善专项基金项目,为某一领域困难群众提供特色救助服务。三是慈善服务深入基层。配合实施“微心愿·善暖万家”项目,联合街道、社工站等社区主体,通过春节慈善慰问活动将爱心企业物资派发给辖区困难家庭。
五、弘扬海珠慈善文化,增强慈善传播力
持续创建慈善标志,2019年申报慈善茶文化主题馆、慈善音乐艺术基地2个慈善标志,2016年至今共创建慈善标志达45个,数量居全市前列。寻找海珠区2019年海珠区最美“慈善家庭”。开展慈善文化进家庭活动,嘉奖9个年度最美“慈善家庭”首趟慈善专列有轨电车项目入选2019广州街坊点赞榜前十名。
六、推进慈善信息公开,提高慈善公信力
配合开展“慈善之城·尽善净行”行动,举办慈善“公众开放日”活动,引导辖区2个公益慈善组织开门“晒账单”。配合填报区域慈善指数统计表及慈善组织透明度评价表,依托自媒体及慈善中国平台进行公开公示,2019年分别获得2018年度广州地区慈善组织透明度A级评价、2018年度广州市区域慈善指数综合评价第三名。
2020年工作计划:
一、进一步加强党建引领,牢记慈善事业的初心使命
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区慈善会党支部先锋模范作用,深化区慈善会党建工作,创新党员管理服务方式,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推进支部制度建设,培育党建品牌,推动党建与慈善服务、慈善活动深度融合,发挥区慈善会在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服务行业方面的积极作用。
二、进一步完善内部治理,发挥枢纽型慈善组织作用
健全区慈善会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好会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制度。强化秘书处的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与人才建设。参与社会组织等级评估,申请公开募捐资格。加强自媒体平台传播建设,不断推动信息公开,提升区慈善会社会形象和影响力。
三、进一步整合慈善资源,不断提高慈善为民服务水平
围绕“三个聚焦”,搭建企业、职能部门、社会组织以及市民群众乐于参与的慈善对接平台,畅通人人慈善活动渠道,做精做实慈善惠民项目,为特殊困难群体提供更加精准务实的慈善服务。
四、进一步弘扬慈善文化,营造人人慈善公益氛围
结合春节、中秋等传统节日以及“慈善为民月”、“广东扶贫济困日”等公益节日,开展“慈善 ”主题活动。推动慈善与社会工作、志愿服务高质量融合发展,推进成立社区慈善基金,发挥社区慈善捐赠站点、社区志愿地标辐射作用,增强慈善传播,开展慈善家庭评选、慈善空间创建、慈善榜发布等宣传活动,讲好海珠慈善故事,总结海珠慈善经验。
五、进一步加强慈善监督,不断提升慈善公信力
持续打造尽善净行廉洁慈善品牌,强化自律自治,加强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重点开展慈善扶贫济困资金监管,加强内部控制和内部设计,配合做好年度慈善组织透明度评估及区域慈善指数填报工作,确保辖区慈善信息公开率达100%。
2019年度业务活动情况和2020年度工作计划: 字数限制在1000到1700字之间。
|